所在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技术详情

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中各个指标解读指南

虽然文献中提到了纷繁复杂的评价指标,但对这些指标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特征化和准则化。例如,游泳速度明显是运动能力的指标,路径长度又受游泳速度和游泳时间(潜伏期)的双重影响,理论上不应该是判断认知能力的很好指标。所以,对各项指标所反映的行为性质需要进行探讨,解释这些指标时要慎重。单用潜伏期作为指标并不能提供有关空间学习的足够信息,因为游泳速度快也并非意味着学习效率就高,记忆能力就好。


参数定义准则

  • 总路程(总活动度):实验动物总的运动路程;

与动物自身的游泳速度直接相关,在相同的时间内,只反映动物的游泳速度的快慢;即路程越长,反映了动物的游泳速度越快。

  • 总时间:开始录像到录像结束的总观察时间;

即为单次的训练时间,一般现在为60s;

  •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从中可以看出动物游泳速度的个体差异来,动物的潜伏期和游泳速度有一定的关系;

  • 上台时间(潜伏期):指实验动物每次入水后**次成功找到站台所需的时间;

成功上台是指在台上逗留时间超过5~10秒钟(可自己定义),如果逗留时间不足5~10秒,则不算上台,潜伏期时间即为训练时间;

潜伏期是morris水迷宫一个很重要的参照指标,它的时间长短也代表着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好坏,潜伏期短,预示着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好;但是和动物自身的游泳速度有关,比如有的正常大鼠游泳速度慢些,所以潜伏期比痴呆组动物还长,另外,某些动物放入水中后会左右观望打圈,或者原地不动确定方向后直接游到台上,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动物记忆力好,这个现象是很重要的,如果在**组动物发现这种情况,是非常好的。但是由于动物原地不动,这个时候潜伏期的时间可能会长,所以潜伏期并不能作为判断记忆力好坏的*终指标。

  • 上台前路程:指实验动物在**次成功上台前所运动的路程;

与潜伏期时间相关,潜伏期时间越长,上台前路程也就越大;二者之间呈正相关系,所以也间接反映了潜伏期时间的长短,也可以看做是评定动物记忆力好坏的指标之一。

  • 上台前平均速度:上台前路程/上台时间;

从中可以看出动物游泳速度的个体差异来,动物的潜伏期和游泳速度有一定的关系;

  • **象限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象限所活动的距离之和;

  • **象限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象限运动的时间之和;

  • **象限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象限所活动的距离之和;

  • **象限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象限运动的时间之和;

  • 第三象限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第三象限所活动的距离之和;

由于站台一般都放置在第三象限,在这个象限活动的路程越长,反映了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比较好;

  • 第三象限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第三象限运动的时间之和;

由于站台一般都放置在第三象限,在这个象限活动的时间越长,反映了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比较好;

  • 第四象限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第四象限所活动的距离之和;

  • 第四象限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第四象限运动的时间之和;

  • 中心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水池中心区域内活动的距离之和;

啮齿类动物游泳有绕边性和边缘性,而站台是在远离周边靠近水池中心的,如果动物改变了游泳路线在水池中心区域内活动的路程长的话,反映其空间记忆能力好。

  • 中心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水池中心区域内活动的时间之和;

啮齿类动物游泳有绕边性和边缘性,而站台是在远离周边靠近水池中心的,如果动物改变了游泳路线在水池中心区域内活动的时间长的话,反映其空间记忆能力好。

  • 周围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水池周边区域内活动的距离之和;

啮齿类动物游泳有绕边性和边缘性,而站台是在远离周边靠近水池中心的,如果动物在水池周边区域内活动的路程长的话,反映其空间记忆能力差。

  • 周围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水池周边区域内活动的时间之和;

啮齿类动物游泳有绕边性和边缘性,而站台是在远离周边靠近水池中心的,如果动物在水池周边区域内活动的时间长的话,反映其空间记忆能力差。

  • 站台周围范围相关指标

  • 站台周围范围I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站台周边区域I内活动的距离之和;

  • 站台周围范围I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站台周边区域I内活动的时间之和;

  • 站台周围范围II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站台周边区域II内活动的距离之和;

  • 站台周围范围II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站台周边区域II内活动的时间之和;

  • 站台周围范围III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站台周边区域III内活动的距离之和;

  • 站台周围范围III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站台周边区域III内活动的时间之和;

  • 站台周围范围IV活动路程:实验动物在站台周边区域IV内活动的距离之和;

  • 站台周围范围IV活动时间:实验动物在站台周边区域IV内活动的时间之和;

在站台周围范围活动的路程和时间越长,反映了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好。

  • 站台穿越次数:指在撤去平台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实验动物穿越原站台位置的次数。(穿越一次指进出站台区域各一次);

在一定的时间内,动物穿越原站台位置的次数越多,说明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越好。

  • 初始角(弧度):指在将实验动物放入水池后,动物的运动轨迹的起始点的切线与起始点和站台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

如果初始角的角度越小,说明动物记得站台的位置,直接向站台方向游,反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好。

  • 入水点象限:实验动物入水时所处的象限;

  • 搜索策略:

(1)直线式:以实验动物入水点与站台中心连线为中轴,如果动物的所有运动轨迹与中轴的距离不超过半径的15%,且在该区域中运动的时间至少占总运动时间的70%则认为实验动物此次运动为直线式策略。

(2)趋向式:与直线式较相似,以实验动物入水点与站台中心连线为中轴,如果动物的所有运动轨迹与中轴的距离不超过半径的50%,且在该区域中运动的时间至少占总运动时间的70%则认为实验动物此次运动为趋向式策略。

(3)边缘式:以实验动物运动区域中心为圆心,取半径的75%做圆,如果动物70%以上的时间均在该圆外活动,则认为实验动物此次的运动为边缘式策略。

(4)随机式:若实验动物的运动策略与以上三种不同则认为实验动物此次运动为随机式策略。

搜索策略和趋触性是衡量动物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两个指标。大鼠寻找平台的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边缘式、随机式、趋向式及直线式。不同的搜索方式代表大鼠以不同的策略寻找平台,正常动物的搜索策略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而呈现“边缘式→随机式→趋向式→直线式”的变化规律。痴呆动物的搜索策略会发生异常变化。比如只有边缘式→随机式,或者随机式→边缘式,趋向式和直线式比较少见。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432号

Baidu
map